Stories

这个分类记录了我的人生片段和经历。这些故事有的温馨,有的沉重,有的充满哲理,从个人成长的轨迹到战争难民的日记,从文化见闻到情感冲突,都试图用叙事的方式展现生活的多面性和人性的复杂。

个人经历与叙事

I’m Radioactive
天还没亮。又醒了。 没有噩梦,没有声音,就是醒了。像是体内有个定时器,专门挑这种时候响。我躺着,盯着天花板上那个污渍,它看起来像一朵云,或者一只死掉的鸟。 我想我大概真的有毒了。 不是比喻。是真的有毒。我坐在哪里,哪里的空气就会变得粘稠。我说话,别人就开始往后退。不是明显的那种退,是很微妙的,身体语言的后撤。像是本能地知道,离我太近不太安全。 上周和同事在大厅撞见,她说话的时候眼神开始飘忽。我知道那种眼神,就是在寻找逃跑的路线。我想说点什么让气氛轻松一点,但张口出来的话都带着某种... 重量。每个字都往下坠。 ”你还好吗?”她问。 还好。我总是还好。还好像是一个安全词,可以让对话结束,让人们安心地离开。还好意思是:没事,你可以走了,我不会拖累你。 但我不好。我一点都不好。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有些东西需要被隔离。不是因为它们危险,是因为它们会传染。传染一种... 什么呢?疲惫?
我是怎么成为设计师的
从父亲卖掉老母猪帮我凑学费,到成为一线电商品牌设计师,这篇文章记录了我的成长经历,以及我对设计的理解。
生存日记2:优素福·阿布杜拉的困境
继续跟随优素福一家的生存之路——当援助成为政治工具,当家园再次被迫离开。
生存日记3:当饥荒成为现实
在加沙的阴影下,优素福·阿布杜拉一家用亲笔记录亲历饥荒的日子。每天的缺粮、失踪的援助卡与噩梦般的死亡让这份日记成为一份温情与抗争交织的真实见证。
生存日记4:希夷之间风平浪静
当政治的喧嚣归于沉寂,当标签与立场模糊了人性的边界,优素福·阿布杜拉在废墟中思考着存在的意义——那些不被看见、不被听到的生命,如何在历史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氛围破坏者
今天儿子跟我分享了一堆(教我做人)的道理。比如不要做气氛破坏者,要懂人情世故,要识时务懂点事儿,有点眼力界儿。说话要看对方爱不爱听,要采集到情绪,知道当前的水温。 当时我听了觉得这小子挺明白事儿,还想着写篇文章记录一下。 结果中午我就把他给打了。 因为他不写作文。就这么个破事儿。 我知道他口才好,但就是害怕写作文。我也知道应该好好引导他,告诉他先列大纲再拓展。但看着他趴床上哭,说什么”为什么不让我玩游戏,我不会写作文”,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打完了我坐在外面的行人跑道上,愧疚一波一波地涌上来。脑子里各种声音:”去死吧”″你不配当父亲”″你就是家里那个破坏气氛的人”。 我想起他说的那些话:别没事儿瞎逼逼,要注意方法,不要把自己当中心。妈的,说得多好听,我自己就做不到。 周一还有个大麻烦等着我,我其实不知道怎么办。现在连教个孩子写作文都能搞成这样,我还能指望自己解决什么大问题? 也许这就是大人的虚伪吧。嘴上说着要做好,转头就把事儿搞砸。儿子教我的那些道理,我连一半都做不到。 今天这事儿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理论归理论,现实就是现实。当你真的焦虑、
卡瓦菲《伊萨卡》
康斯坦丁·卡瓦菲的著名诗作《伊萨卡》译文。
开始随便写点什么吧
在个性被算法抹去的时代,写作是我们保留真实自我、建立深度连接的最后堡垒。
一张照片的奇妙旅行
你每天都在用微信、刷网页、看视频,但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在互联网中传输的吗?本文用送快递的故事,生动解释了网络通信的全过程:从数据如何打包、寻址、路由,到遇到网络限制时的”走私”技巧。无需技术背景,轻松理解路由器、加密、代理等核心概念,揭开互联网运作的神秘面纱。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理解为什么网络有时会卡、为什么需要加密通信,以及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
声音的探索:从震动到共鸣
从空气震动到数字音乐 声音和颜色一样,我们天天接触又知之甚少,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奇妙世界。
江油事件的背后:四川为啥怒了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最近,发生在四川江油的校园暴力事件,像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全国的愤怒。这起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更撕开了我们社会的一些深层矛盾:从如何应对校园暴力,到法律的执行,再到政府的反应。 8月4日,数千名江油市民走上街头,为一位14岁的受害女孩讨回公道。但他们的行为,却遭遇了严厉的镇压。最终,他们得到了什么样的回应?是特警、辣椒水,甚至是被运猪车强行带走。 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的中国。当民众站出来要求正义时,感受到的却是冷冰冰的压制。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场风波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带给我们的深刻反思。 一个14岁女孩的绝望与愤怒 这起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7月22日。在江油市的一所学校,14岁的赖某某遭遇了极度残忍的校园暴力。三名同龄女孩对她实施了难以想象的摧残:强迫脱衣、下跪、扇耳光,甚至用棍子殴打。 BBC 的报道中提到,施暴者拍摄的视频显示,受害者曾多次被棍棒殴打,最终绝望地表示要报警。而施暴者却嚣张地说:“你报警我不怕,我去过好多次警察局了,
陆地淡水流失造成海平面上升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打开水龙头,却发现没有水流出来。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最新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如果”正在成为现实的威胁。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自2002年以来,地球上的淡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这不是某个地区的局部问题,而是一场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水资源危机。 让我们用一个直观的比较来理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研究显示,陆地上的干旱区域每年以大约两个加利福尼亚州面积的速度在扩张。这意味着什么?加利福尼亚州的面积大约是4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日本的面积还要大一些。想象一下,每年都有两个这样大的区域变得更加干旱,这个数字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什么是”超级干旱”?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他们称之为”超级干旱”。这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那种短期干旱,而是大陆规模的、持续性的水资源枯竭现象。 目前,全球已经出现了四个这样的”超级干旱”区域,全部位于北半球: 西南北美和中美洲:这包括了
基孔肯雅热:让人关节疼痛难忍的蚊虫传染病
2025年7月,广东佛山爆发中国史上最大基孔肯雅热疫情,确诊超4000例并扩散多城。这种蚊媒病毒感染以剧烈关节疼痛为特征,患者痛到弯腰走路,40%的人可能面临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关节痛。
汤姆·莱勒:数学与讽刺音乐的双重人生
这位传奇人物以一种罕见的方式将严谨的数学思维与辛辣的讽刺幽默完美结合,在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为什么我不关注朋友圈了
这是一篇关于为什么逐渐远离朋友圈的个人反思:从寻求外界认同到专注内心对话,从相信个人声音能改变世界到接受现实的复杂性。
29
許鈞 Xu Jun《29》- 事实上我没有名字 • 2017
中国大学学费暴涨背后:家庭负担加重,就业难题凸显
2025年夏季,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重要节点——大学学费正式告别延续多年的“5000元时代”,全面进入”万元时代”。这一变化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跳跃,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学费飙涨与学历贬值的双重挤压正在重新塑造着千万家庭的教育选择。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学费为何暴涨?三重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财政拨款缩水,高校被迫”开源” 学费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需求之间的严重失衡。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人数从150万人激增至2025年的1222万人,翻了近八倍,升学率从4%飙升到近60%。然而,教育经费的增长却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 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中国教育部的高教拨款比2024年下降了约4.7%。在学生数量持续增长而财政支持减少的双重压力下,省属、市属高校的教学预算日益依赖学生学费来维持基本运转。学费上涨成为了高校缓解资金压力的”救命稻草”。 办学成本上升,运营压力增大 除了财政压力,高校办学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师资队伍建
延迟退休对年轻人的伤害
延迟退休是年轻人职业发展的噩梦? 为什么延迟退休会伤害年轻人? 为什么国家必须延迟退休? 值得吗?
我们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知道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与良渚街道的自来水出了问题,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但问题不只是出在水上,更出在回应的方式上: * 7月16日上午9点,市民发现水有异味,开始打电话投诉; * 整整12个小时,官方没有停水、没有预警、没有公告; * 晚上21:44,自来水公司终于发布通知,却语焉不详、避重就轻,只说“水已达标”“可以放心饮用”,既不说明原因,也不承认责任。 这一切,看起来像是无能,像是混乱,甚至像是愚蠢。可真的只是这样吗? 别误会——这不是一群“平庸之人”在胡乱应对,而是中国体制内最聪明的一群人: 他们是从基层科层一路上来的业务骨干,是熟悉规则、擅长风险控制、精通上行报告语言的系统精英。 他们没有一个是傻子。正因为足够聪明,他们才深知:在一个讲究服从、讲究责任切割、讲究政治风险最小化的系统里,什么能说、什么不能做。 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这样一群人,在一个关系上百万人饮水安全的民生危机中,会集体做出一连串“显而易见的错误决定”? 明知最基本的应对逻辑是:停水、
Master Foo的Unix故事
多年前,Eric S. Raymond发起了一个名为“Rootless Root”的项目,这个项目收集了几篇与Unix相关的文章,以禅宗公案和故事的形式呈现。这些故事中,Master Foo以其对Unix设计哲学的深刻理解,成为了一位传奇的导师,启发了无数程序员和技术从业者。Master Foo通过自己的发现以及传承自Unix祖师们的智慧,指引着每一个渴望深入理解Unix精神的人。 为了尊重Master Foo的教诲,soda团队将他的智慧、言辞,甚至那些带有幽默和讽刺的“杂七杂八”的故事,进行归档与传承。今天,我们将通过翻译这些经典的故事,一起探索Unix之道,并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01|简单即是美 Master Foo曾对一位来访的程序员说:”一行Shell脚本中蕴含的Unix精神,胜过万行C代码。” 这位程序员非常自豪自己精通C语言,便反驳道:”这怎么可能?C语言是实现Unix核心的语言!” Master Foo回答道:”确实如此。然而,一行Shell脚本中的Unix精神,仍胜过万行C代码。” 程序员感到困扰:”但通过C语言,我们体验到Ritchie祖师的启蒙
在旋转的镰刀下:服从与恶的深层悖论
想象一个广场,几十米高的旋转镰刀悬于空中。镰刀来回挥舞,尖锐的弧线划破空气。广场中央,成百上千的人跪着,不敢动弹。
HorizonDB:Radar如何用Rust重新定义地理空间数据库性能
Radar公司使用Rust和RocksDB构建了名为HorizonDB的地理空间数据库,以替代Elasticsearch和MongoDB。HorizonDB能够处理每天超过10亿次API调用,并提供地理编码、搜索、路由和地理位置合规性等功能。该数据库使用RocksDB、S2、Tantivy、FSTs、FastText和LightGBM等技术,实现了高效的性能、可扩展性和较低的运营成本。HorizonDB的构建提升了Radar的整体效率,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开发者的工作效率,从而简化了地理位置服务的开发和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