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日记1:一个加沙父亲的内心独白

写给世界的一封信,来自被遗忘角落里的普通人
第47天 - 2025年7月25日 周五
凌晨3:47
又是炸弹声把我惊醒。萨拉和孩子们还在睡,我不敢动,怕吵醒他们。在黑暗中,我听着远处的爆炸声,数着间隔——一、二、三...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仿佛通过计算就能预测下一颗炸弹会落在哪里。
萨拉的呼吸很轻,但我知道她也醒着。我们都学会了装睡,为了不让对方更加担心。小阿里抱着他那只缺了一条腿的玩具熊,六岁的脸庞在微弱的月光下显得苍白。法蒂玛只有三岁,她还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住在这个只有一间房的避难所里,为什么不能回到那个有花园的家。
我的家...现在可能只剩下瓦砾了。
上午7:15
今天又要去排队领水。昨天只拿到了半桶,孩子们渴得直哭。我告诉萨拉我去找食物,但其实我知道,今天的配给早就发完了。
在队伍里遇到了我的邻居阿布·马哈穆德。他的儿子上个月在轰炸中失踪了,到现在还在寻找。我们没有多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在一起。有什么话可说呢?我们都在同一条沉船上。
队伍很长,太阳很毒。我想起以前抱怨夏天办公室空调不够冷的日子,现在觉得那简直是天堂。那时候我是个会计,每天最大的烦恼是账目对不上。现在我每天最大的烦恼是...活着。
下午1:30
终于拿到了一些面粉和罐头。面粉里有虫子,但我们已经不挑了。萨拉问我这些够吃几天,我说够一周,但我心里知道最多三天。
回来的路上,看到一群孩子在废墟中玩捉迷藏。他们的笑声很刺耳,不是因为不好听,而是因为太不真实。在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时候,孩子们还能笑,这让我既感动又心碎。
阿里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我说很快,但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答案。
下午4:00
有传言说今晚会有新的撤离令。不知道这次要去哪里。我们已经搬了四次家,每次都被告知"这里更安全",但安全只是相对的。在这片土地上,没有真正安全的地方。
萨拉在收拾我们仅有的几件衣服。她动作很慢,很仔细,好像在举行某种仪式。我知道她在想什么——每一次搬家,我们都会丢失一些东西,一些回忆,一些希望。
我想起婚礼那天,她穿着白色婚纱,笑得像天使一样。现在她的头发里有灰尘,眼睛里有血丝,但在我眼中她依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爱情在废墟中也能生长,这可能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力了。
傍晚6:45
祈祷时间到了。我拿出那块已经破损的祈祷毯,面向麦加的方向。但今天我的心很乱,不知道该向真主祈求什么。
祈求和平?这个词已经说了太多遍,失去了意义。 祈求活着?但仅仅活着够吗? 祈求希望?但希望在哪里?
我闭上眼睛,最后只是简单地说:真主啊,请给我力量。给我力量保护我的家人,给我力量熬过今晚,给我力量相信明天。
晚上8:20
萨拉用仅有的食材做了晚餐——一碗稀粥配咸菜。我们围坐在地上,像往常一样,假装这是一顿盛宴。阿里说他想要巧克力,法蒂玛说她想要草莓。我承诺等一切结束后,我会给他们买很多很多巧克力和草莓。
但什么时候才是"一切结束"?
吃完饭,我们做了我们每晚都会做的事——讲故事。今晚我给孩子们讲了小红帽的故事,但我改了结局。在我的版本里,猎人没有出现,是小红帽自己想办法救了奶奶。我想让他们知道,有时候我们只能依靠自己。
深夜11:30
孩子们终于睡了。萨拉靠在我肩膀上,我们看着天花板上的裂缝。这些裂缝每天都在扩大,就像我们心里的绝望一样。
"你后悔娶我吗?"萨拉突然问。
"什么?"
"如果你没有家庭负担,你可能已经离开这里了。"
我转过身看着她:"萨拉,你是我活下去的理由。没有你和孩子们,我早就放弃了。"
她哭了,我也哭了。我们抱在一起,在黑暗中找到彼此的温暖。
深夜1:15
我现在写这些文字,用一支快要没水的圆珠笔,在一张从废纸篓里捡来的纸上。也许没有人会读到这些话,也许这些话会和我们一起消失在废墟中。但我需要记录这一切,需要让世界知道我们存在过。
我们不是政治口号,不是新闻标题,不是统计数字。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梦想有恐惧。我叫优素福,我今年34岁,我爱我的妻子,我爱我的孩子,我想要他们平安长大。
这就是我全部的诉求——让我的家人活着,有尊严地活着。
明天会怎样?我不知道。但只要太阳升起,我就会继续为他们而战,为生存而战,为希望而战。
真主啊,请给我们力量迎接明天。
这是优素福·阿布杜拉的日记。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一个普通的丈夫,一个不普通时代的普通人。他的故事代表着无数在苦难中坚守的人们——那些没有选择战争,却承受战争后果的无辜平民。
写在最后的话
作为一个远离巴以冲突、远离俄乌战争的普通东方人,我无法真正体会到战争的残酷真相。我所了解的,只是通过零星的新闻片段和媒体报道拼凑出的不完整画面。但即使是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也足以让我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
我想到一个简单而沉重的事实: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
优素福没有选择生在加沙,乌克兰的母亲没有选择生在基辅,俄罗斯的士兵没有选择生在莫斯科。我们都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沙,被大时代的浪潮推着向前,很少有人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无论是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什么信仰,处在最底层的平民都是无辜的。他们想要的很简单——有饭吃,有水喝,孩子能安全地长大,老人能安详地离世。这些最基本的愿望,在和平时期是理所当然,在战争时期却成了奢望。
我写下这篇虚构的日记,不是为了判断谁对谁错,不是为了站队任何一方,而是希望提醒那些让这个世界频频陷入战火的人们:请多关注平民,请多关注弱势群体。权力游戏的棋子不应该是鲜活的生命,政治利益的代价不应该是孩子们的眼泪。
我希望优素福一家的苦难尽快过去,希望所有被战争撕裂的家庭能够重聚,希望那些在废墟中玩捉迷藏的孩子们能够在花园里奔跑。
愿这个世界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痛苦,记住他们的希望。
愿和平降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