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Mistral 环境报告:其AI大模型的碳排放指标

AI 可持续性

Mistral 环境报告:其AI大模型的碳排放指标

AI 的成本,远不止电费 随着 ChatGPT、Claude、Gemini 等 AI 工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个看似冷门、但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开始引发关注: 这些“聪明”的模型背后,究竟付出了多少环境代价? 近日,Mistral AI 发布了一份关于其大型语言模型(LLM)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详细报告。他们不仅披露了训练和使用模型的碳排放、水资源消耗和关键金属使用数据,还希望借此为整个行业建立起统一、透明的环境标准。 这不仅是一次企业自省,更是一次推动 AI 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号召。 一次大模型训练,需要多少“地球资源”? 根据 Mistral 的评估结果,一个 LLM 模型在 18 个月生命周期内,仅训练阶段就会造成: * 20.4 吨 CO₂e 温室气体排放 * 28.1

By 王圆圆
我们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知道

公共责任缺位

我们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知道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与良渚街道的自来水出了问题,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但问题不只是出在水上,更出在回应的方式上: * 7月16日上午9点,市民发现水有异味,开始打电话投诉; * 整整12个小时,官方没有停水、没有预警、没有公告; * 晚上21:44,自来水公司终于发布通知,却语焉不详、避重就轻,只说“水已达标”“可以放心饮用”,既不说明原因,也不承认责任。 这一切,看起来像是无能,像是混乱,甚至像是愚蠢。可真的只是这样吗? 别误会——这不是一群“平庸之人”在胡乱应对,而是中国体制内最聪明的一群人: 他们是从基层科层一路上来的业务骨干,是熟悉规则、擅长风险控制、精通上行报告语言的系统精英。 他们没有一个是傻子。正因为足够聪明,他们才深知:在一个讲究服从、讲究责任切割、讲究政治风险最小化的系统里,什么能说、什么不能做。 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这样一群人,在一个关系上百万人饮水安全的民生危机中,会集体做出一连串“显而易见的错误决定”? 明知最基本的应对逻辑是:停水、

By 王圆圆
浏览器缓存难题:为何总是显示旧版本?

前端缓存策略

浏览器缓存难题:为何总是显示旧版本?

作为前端开发者,你是否曾在发布新版本后,遇到这样的反馈:“更新后依然是旧版本,页面没有变化”?无论你怎么通知用户清除缓存,或者让他们切换到无痕模式,浏览器似乎总是坚持用老版本的文件。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 Webpack 更新后的前端应用,任何前端应用在更新后都有可能遇到类似的缓存问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为何你精心设计的缓存策略并未如预期工作,背后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并提供一份可操作的 Nginx 配置方案,确保每次发布都能顺利自动更新,用户体验无感知。 一、为何会发生缓存失效?——缓存策略的表象与真实行为 在我们分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大多数前端开发者常用的缓存策略,这些策略看似“完美无缺”: 1. 为静态资源文件名加上哈希值 使用 Webpack 等工具,我们会给 JavaScript、CSS 文件等静态资源添加一个哈希值(例如:main.58d91471.js)。理论上,这样一来,每次文件内容发生变化时,哈希值也会变化,浏览器就能识别到资源更新,并重新请求最新文件。 为 HTML 设置防缓存的 meta 标签

By 王圆圆
Master Foo的Unix故事

Unix哲学

Master Foo的Unix故事

多年前,Eric S. Raymond发起了一个名为“Rootless Root”的项目,这个项目收集了几篇与Unix相关的文章,以禅宗公案和故事的形式呈现。这些故事中,Master Foo以其对Unix设计哲学的深刻理解,成为了一位传奇的导师,启发了无数程序员和技术从业者。Master Foo通过自己的发现以及传承自Unix祖师们的智慧,指引着每一个渴望深入理解Unix精神的人。 为了尊重Master Foo的教诲,soda团队将他的智慧、言辞,甚至那些带有幽默和讽刺的“杂七杂八”的故事,进行归档与传承。今天,我们将通过翻译这些经典的故事,一起探索Unix之道,并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01|简单即是美 Master Foo曾对一位来访的程序员说:"一行Shell脚本中蕴含的Unix精神,胜过万行C代码。" 这位程序员非常自豪自己精通C语言,便反驳道:"这怎么可能?C语言是实现Unix核心的语言!" Master Foo回答道:"确实如此。然而,一行Shell脚本中的Unix精神,仍胜过万行C代码。

lock-1 By 王圆圆
悉达多:万物一体的觉悟

灵性觉醒

悉达多:万物一体的觉悟

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不仅是一部讲述古印度灵性追寻的小说,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探险。主人公悉达多的生命历程——从婆罗门之子、沙门苦行者,到世俗商人、再到河边的摆渡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合一”的渴望与追寻。本篇博文将带你重温这条通往“万物一体”觉悟的道路,分享其中的洞见与启示。 一、抛弃权威:怀疑传统教义的起点 悉达多出生在婆罗门世家,自幼接受严谨的宗教教育,却始终觉得内心空虚。他与好友乔达达一同加入苦行僧行列,用严酷的禁欲与苦修来试图突破自身的局限,却发现再严苛的肉体考验也无法触及灵魂深处的真实。 * 要点:传统教义和苦修只是外在形式,真正的觉醒必须来自内心的质疑与渴望。 * 启示:面对任何既定规则,我们都需要保有怀疑精神。唯有在“为什么”处发问,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觉悟之路。 二、名为佛陀,实为指南:个人体验的价值 当悉达多与乔达达共同追随释迦牟尼(乔达摩)时,他们深受佛陀的智慧感染——四圣谛、八正道清晰指明了苦与解脱的真相。然而,悉达多渐渐意识到:再高深的教义也只是“

By 王圆圆
新时代中国的制度优化与社会协商:从协商共治到归责透明

安全转型

新时代中国的制度优化与社会协商:从协商共治到归责透明

摘要 在全球化深刻变革与国内结构调整交织的背景下,中国正进入制度完善与治理创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巩固现有政治框架、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制度协商、安全转型、司法修复与地方治理四大领域的深层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四个维度切入,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具体案例,提出可操作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路径。 一、制度协商:多层次参与与议题共商 1.1 宪政协商平台:话题多元、公正公开 * 背景与意义 当前,全国人大是政治协商和立法的重要机构,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领域的利益诉求和专业声音难以及时汇聚,导致政策出台后出现“水土不服”或“落地难”。引入“议题协商会”机制,能够在立法程序之前,让政策相关方先行对话,提高政策的科学性与可接受度。 * 实施路径 1. 议题选择:由人大常委会设立“年度议题库”,涵盖环保、教育、城乡融合、数字经济等十余个领域,所有议题均公开征集、优先由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学者提出。

By 王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