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建议

写作建议
Photo by Unseen Studio / Unsplash

核心原则

  • 目标:用最少的脑力让读者理解,同时最大化阅读乐趣

关键技巧

明确你的写作场景
想清楚你在什么情境下写作——发短信、写学术论文、还是写演讲稿?不同场景需要不同风格。

清空"创意废水"
刚开始写作时,先把所有烂点子写出来。不要抵制它们,接受它们。排空废水后,好点子才会来。大多数人失败是因为没耐心清空废水。

写作障碍的解决方法
遇到障碍就继续写,即使写得很烂。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哪里不对。用错误的方式写完这一章,第二天你就会知道为什么错了。

句子长度

变化节奏

  • 短句提神。中等句子保持节奏。长句子在读者休息好后使用,制造高潮感。
  • 避免连续使用相似长度的句子——单调会让读者昏昏欲睡
  • 大声朗读能帮你发现节奏问题

用词技巧

避免重复

  • 连续两句以同一词开头:笨拙
  • 三四句:怪异
  • 一整段:让人抓狂
  • 解决方法:改变句式结构

虚构写作

用词选择

主动 vs 被动语态

  • 主动语态:聚焦行动者("消防员救了猫")
  • 被动语态:聚焦接受者("猫被救了")
  • 选择取决于你想让读者关注谁

最少词汇,最多信息

  • "我看到一只狗走过" → "一只狗走过"(删除"我看到")
  • "一只狗走过" → "一只贵宾犬走过"(更具体)
  • 删除无意义的词:"他有点踉跄" → "他踉跄"

展示,别讲述

  • 讲述:"她很紧张"
  • 展示:"她的手颤抖,额头冒汗"
  • 技巧:添加感官细节

场景转换
不要写"然后他出去了"。把转换编织进相关细节:

"他的疑虑走出门时依然在。在回家的公交上更甚。站在家门口时,他几乎想放弃。但看到破损的走廊和湿透的床垫,他又重新考虑。"

保持读者注意力

地位变化吸引人
当角色的地位(高低、强弱)发生变化时,读者会被吸引住。

冲突网络
别只让主角对抗一个敌人。创造对立网络——让主角面对多个方向的压力。简单的一对一对抗缺乏深度。

渐进接近法
让读者想要某个东西,然后让他们感觉越来越接近它。比如:每章向目标地移动一步,读者会被吸引继续读下去。

超出预期的回报
承诺"偷走宝藏",实际给"推翻帝国"。在奇幻作品中,给读者超出预期的东西很少会出错。

角色塑造

展示性格缺陷
第一个场景就应该展示主角的核心缺陷。

价值观冲突
伟大的故事不只是角色间的冲突,而是价值观的冲突。让盟友批评主角的不道德行为,让主角为自己辩护。

深层情感

  • 别写"他很悲伤"
  • 问三次"他还感受到什么?"
  • 用第三层情感,通过行动和对话展示
  • 删掉所有直接的情感描述词

让读者支持角色的5种方法

  1. 让他们善良可爱
  2. 让他们有读者能共鸣的感受
  3. 让其他角色喜欢他们
  4. 给他们有趣的动机(想要但得不到的东西)
  5. 承诺成长(展示他们会改变)

角色成长的三个滑块

  • 可爱度
  • 能力
  • 主动性
    角色在其中一个滑块上的提升就是好故事。

动机是关键

  • 给角色多个冲突的动机(想旅行但残疾)
  • 让怪癖与动机相连
  • "我叫伊尼戈·蒙托亚,你杀了我父亲"——简单但极具同情心

写聪明角色

  • 基于你尊重的真实人物来写
  • 想象自己在角色的处境会怎么做
  • 给角色"内在优化火花"——让他们以合理方式优化自己的生活

角色三要素
好角色有:

  1. 他们想要的东西
  2. 他们不想让你知道的东西
  3. 他们自以为做得很好但其实没有的东西

叙述风格

心理距离的五个层次

  1. 最远:"1853年冬天。一个大个子男人走出门。"
  2. 远:"亨利从不喜欢暴风雪。"
  3. 中:"亨利讨厌暴风雪。"
  4. 近:"天哪他恨这该死的暴风雪。"
  5. 最近:"雪。钻进你的衣领,灌满你的鞋,冻结你可悲的灵魂。"

好的第三人称叙述像摄影机,在远景和特写间不断切换。

避免作者-叙述者-角色融合
三者必须分离。如果融合,角色会变成"叙述设备"而非真实角色。关键:把角色当作"他者"来想象,从外部看到他在场景中移动。

对话的特色
让每个角色有独特的:

  • 用词选择
  • 句子长度
  • 使用的隐喻类型
  • 论证方式

目标:不用标注"他说""她说"也能知道是谁在说话。

世界构建

利用二阶效应
添加魔法系统后,想想人们会如何"利用"它。如果你的设定没有二阶效应,世界就不真实。

深化而非扩展
有3个深入发展的宗教,好过10个简单的宗教。扩展已有的设定,而非不断添加新东西。

最少化世界构建
只介绍推进场景所必需的世界设定。

主题

真实的理想
找到你内心真正珍视的理想——即使在复杂世界中仍然温暖明亮的东西。当两个这样的理想发生冲突,或理想内部有你不确定答案的问题时,你就有了真正的道德冲突。

情节

基于良好解释
即使前提是关于巫师的故事,好的情节仍然基于对事件如何和为何发生的良好解释。故事实际上是关于想象的物理定律、想象的社会,以及真实的问题和真实的想法。


非虚构写作

保持注意力

段落制造成就感
完成一段给读者微小的成就感。用"要点1,好,要点2,好"的节奏,最后把所有要点连接成高层次见解。避免冗长的思维流。

变化体验

  • 用罗马数字分节
  • 变化阅读体验
  • 大脑觉得是不同的事情,就不会无聊

微幽默
不是笑话,而是让读者脸上浮现一丝微笑的东西。这是区分优秀作者和技术熟练但枯燥作者的关键。幽默是阅读奖励的主要来源之一。

把最搞笑的词放句末
"She tried to bake a cake, which exploded" 好过 "She tried to bake a cake that exploded in the oven"

强力开头
别用陈词滥调或空话开头。用能激发好奇心的有内容的观察开头。
例子:"我们会死去,这让我们成为幸运的人。"

钩子(Hook)

钩子是半讲的故事
引出迷人的问题,但不透露细节。

制造钩子的方法:

  1. 问自己:"什么问题会让我兴奋地想读下去?"
  2. 写下这些问题
  3. 按兴趣排序
  4. 在开头提出问题,但不给答案

多巴胺标记法
让反馈者标记每个给他们多巴胺的句子。如果某段没有多巴胺点,缩短它或增加洞见和惊喜。

短段落
5句或更少。用空白缓冲,减少阅读负担感。

观点流动

告知读者结构
如果你要写三段证据支持同一结论,明确告诉读者这一点。

强概念把手
用简洁的短语总结复杂话题。"概念把手"本身就是一个概念把手。

每段一个小论点
编辑时:在页边标注每段的小论点。如果无法总结,说明这段该拆分。把所有小论点连起来,应该能形成整篇文章的连贯摘要。

平行结构
连续的句子用相同结构,读者会毫不费力地吸收:

"虽然被引导经过谷仓的马走得很轻松,但被赶过谷仓的马摔倒了。"

先话题后评论,先已知后新知
别把事实突然抛给读者。先建立背景,再给新信息。

不均匀的U型
把句子分为1-5级(1=细节,5=抽象综合)。段落应遵循"4-2-1-3-4-5"的模式:从大图景开始,深入细节,再上升到更高综合。

沟通技巧

先给具体例子
复杂观点前给一个例子。非常复杂的观点前给很多例子。

自己提出反驳
如果你先提出可能的反对意见,你会显得更可信,对手会显得更不具说服力。

解释术语
专业术语加简短解释:"拟南芥,一种开花的芥菜植物"。多一点字符,读者群扩大千倍。

多用"例如"
没有例子的解释几乎等于没解释。两个例子比一个好,让读者能"三角定位"。

分块(Chunking)

  • "给"→"交易"→"卖"→"市场"→"经济"→"货币政策"→"量化宽松"
  • 这是高级智能的生命线
  • 但也导致与未掌握相同"块"的人沟通困难
  • 写作时要考虑读者掌握了哪些"块"

个人建议

避免歧义

  • 避免"花园路径句"(让读者走错方向的句子)
  • 例如:"since"既可表示"因为"也可表示"自从",容易产生歧义,尽量避免用来表示"因为"

Read more

重新思考英语学习:从语序到沉浸式阅读

重新思考英语学习:从语序到沉浸式阅读

当我看到孩子们每天背单词表、做语法题、机械地重复"主谓宾"时,我常常在想:这真的是学习语言的正确方式吗? 想想我们是如何学会母语的:没有人在我们两岁时教我们"主语必须放在谓语前面",也没有人让我们背诵"苹果, 香蕉, 猫咪, 小狗"。我们是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大量的听、说、模仿,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语言。 那么,为什么学英语就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当前英语学习的三大困境 1. 颠倒的学习顺序 传统路径: 语法规则 → 单词表 → 造句练习 → (很少有)真实交流 自然习得路径: 听说 → 理解 → 阅读 → 写作 → 归纳语法规则 这就像要求一个孩子先学习牛顿定律,才允许他学走路一样荒谬。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不是用来考试的学科。 2. 词汇学习的脱离语境 大多数学生的词汇学习模式:

By 王圆圆
Linux任务管理器 - top命令介绍

Linux任务管理器 - top命令介绍

前言 在Linux系统管理中,top命令是最常用的实时系统监控工具之一。它被称为Linux的"任务管理器",能够动态显示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和进程信息。本文将详细介绍top命令(基于procps-ng 3.3.17版本)的常用功能和实用技巧。 一、top命令基础 1.1 启动top 在终端中直接输入以下命令即可启动top: top 默认情况下,top会每3秒刷新一次,显示系统摘要信息和进程列表。 1.2 界面布局解读 top的界面主要分为两部分: 系统摘要区(顶部) * 系统时间、运行时长、登录用户数 * 平均负载(1分钟、5分钟、15分钟) * 任务统计(总数、运行、休眠、停止、僵尸进程) * CPU使用率(用户态、系统态、空闲等) * 内存使用情况(物理内存和交换分区) 进程列表区(

By 王圆圆
蠢蛋定律

蠢蛋定律

有句俗语说"损人不利己",这看似矛盾的行为模式,却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198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卡洛·M·奇波拉(Carlo M. Cipolla)在其著名短文《The Basic Laws of Human Stupidity》(人类愚蠢的基本法则)中,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他将人类行为分为四类:损人利己叫"坏",损人不利己叫"蠢",损己利人叫"傻",而双赢则是"聪明"。 愚蠢的本质:超越智力的行为缺陷 我们首先要厘清几个概念。愚蠢(stupid)不同于无知(ignorant)或笨拙(dumb)。无知是缺乏知识,

By 王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