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爱

理解爱
Photo by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Unsplash

一、童年的禁忌

童年时期,我对"爱"这个字有一种说不清的抗拒。那时候如果喜欢上某个女孩子,我会感到羞耻,仿佛这是一种不该有的情感。我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只是本能地觉得——这样不对。

中学时借宿在邻居家,几个同龄男孩在夜里聊起那些露骨的话题,讨论女人的身体如同讨论一件器物。我坐在黑暗里,心中涌起强烈的抗拒。我觉得女性是神圣的,怎么能被如此低俗地对待,被工具化成谈资和玩物?那一刻,我认定他们是"坏孩子",而我守护着某种更高尚的东西。

大学时代,周围充斥着粗俗的口头禅和随意的恋爱观。有人把恋爱当作满足生理需求的手段,我在心里不屑——这种爱不干净,这不是我理解的爱。

二、理想的碎片

毕业后独自生活,我始终与女孩子保持着某种距离。我心里有个信念:女孩子应该被保护、被关爱。这个信念像一面镜子,让我用特定的方式打量这个世界。

然而,当我真正进入职场,与形形色色的女性共事后,我的理想开始出现裂痕。我发现有些女孩子会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她们结成小团体,排斥异己。我见过高矮胖瘦、气质各异的女性——有的如雪莲般纯净,有的如泥土般世俗。我忍不住在心里给每个人打分、贴标签。

我困惑了。她们不再是我臆想中需要被供奉的圣像,而是一个个有着复杂面孔的真实个体。

三、爱如流水

慢慢地,我明白了一件事:爱本身既纯粹又不纯粹,它不是美的,也不是丑的。爱就像水——无色无味,却能呈现容器的形状;看似柔软,却能滴水穿石。

古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智慧不在于贬低,而在于揭示一种相处的艺术:距离太近会被忽视,太远会被遗忘。那种欲拒还迎、恰到好处的分寸,正是爱的真实面目——永远在"得到"与"得不到"之间摇摆。

女性从某些角度来说更柔软,也因此更锋利。她们的恨可能更深,爱也更炙热。她们需要呵护,但这不意味着她们脆弱——无论严寒还是温室,她们都能生存,也必须生存。她们需要爱,就像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一样。

四、醒来

那些曾经让我羞耻的"脏东西",其实没那么脏。那些美好的臆想,本就是脱离真实世界的幻象。当我把女性从神坛上请下来,把她们还原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我才真正开始理解什么是爱。

爱不脏。

爱很美好。

爱就是爱。

即使在不被爱的折磨中,即使为了某些不值得的东西去爱,你终会度过。因为爱本身,就是我们作为人最珍贵的能力。

它不需要被神圣化,也不应该被污名化。它就在那里,像水一样流淌,浸润着我们的生命。

Read more

一次意想不到的性能问题排查

一次意想不到的性能问题排查

最近几天遇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后端 API 接口响应越来越慢,有时甚至会出现假死状态,完全无法响应请求。唯一的临时解决方案是重启后端服务,但过不了多久问题又会重现。 初期症状: * API 响应时间从几十毫秒逐渐增长到几秒 * 随着服务运行时间增长,性能持续下降 * 最终会进入假死状态,必须重启才能恢复 * 重启后短时间内运行正常,然后重蹈覆辙 排查过程 这种"越跑越慢"的症状让我首先怀疑是内存泄漏或资源未释放。我尝试了多种方向: 1. 优化缓存策略 面对性能问题,第一反应是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请求: 后端 Redis 缓存 * 将频繁查询的数据加入 Redis 缓存 * 对热点接口实施缓存层 * 设置合理的缓存过期时间 前端静态资源优化 // 为静态文件添加版本号/随机码,实现持久化缓存 <script src="/app.js?v=a8f3c2d1">

By 王圆圆
一巴掌的温度

一巴掌的温度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东西会掉下来?还有——一巴掌下去,能把你打熟吗?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一本正经)讨论下这个问题。 有人曾经算过:如果你的手掌能以1667米/秒(约6000公里/小时)的速度拍打一只鸡,它就能被"打熟"。(没飞的情况下) 听起来很科学?但这只是让鸡瞬间升温所需的能量。真正打熟,还得在那个温度保持一段时间。除非你一巴掌把它打得够烫,烫到冷却过程中就能熟完,否则一次拍打根本不够。 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考虑鸡肉怎么散热。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不停向外辐射热量,这叫黑体辐射——白炽灯发光、烧红的玻璃,都是这个道理。要保持温度,就得不断补充散失的能量。 一只普通大小、加热到74°C的整鸡(美国FDA规定的安全食用温度),每秒散发约2000瓦的热量——相当于300支节能灯泡同时开着。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假设:把鸡吊在真空舱里(避免空气带走热量),你和三个朋友穿上宇航服,轮流扇巴掌。 要在几分钟内让鸡保持74°C并打熟,

By 王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