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ess inside
这些年社会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而那些心软、容易感同身受的人,反而成了最容易被消费的对象。在这种持续的精神高压下,人们要么选择彻底躺平,要么把内心的焦虑发泄到别人身上。一股极具破坏性的情绪正在暗流涌动,随时可能爆发。
朋友跟我说,她最近什么都不想看。微博不敢刷,新闻不敢点,连朋友圈都设成了三天可见。
"感觉整个世界都疯了,"她说,"我也快疯了。"
我懂她的意思。
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现在大家都很愤怒。
以前看到不同观点,还能坐下来聊两句。现在一句话不对就开始人身攻击。以前遇到问题,想的是怎么解决。现在第一反应是找个人来骂。
我一个朋友,以前从不在网上说话的人,现在也会在社交应用里转发一些带着怨气的文章。
这种愤怒像传染病一样蔓延。你本来心情挺好的,刷几条微博就莫名其妙地愤怒起来。然后你也开始转发,开始评论,把这种愤怒传给别人。
所有人都在生气,但没人记得最初是为了什么生气。
最可怜的是那些心软的人。
我有个同事,看到流浪猫会哭,听到不公平的事会失眠。她每天被各种"震惊!你不转发就是冷血"的内容轰炸,情绪像坐过山车。
昨天她跟我说:"我觉得自己要抑郁了,但又不敢不关心这些事。好像不关心就是坏人。"
这话让我特别难受。什么时候善良变成了负担?什么时候关心变成了痛苦?
我想起小时候,大人教我们要有同情心,要关心别人。但他们没告诉我们,有一天这种天性会被人利用,会成为消费我们的工具。
现在的很多内容就是专门来"戳心"的。一个悲惨的故事,一张让人心疼的照片,总能轻易地调动我们的情感。我们被这些内容牵着鼻子走,一会儿愤怒,一会儿难过,心情像被人操控的提线木偶。
最要命的是,等你被这些情绪消耗完了,却发现什么都没改变。该发生的还在发生,该痛苦的还在痛苦。你的善良只是被当成了流量。
面对这种状况,大家的反应也差不多,就两种,都挺病态的。
第一种是彻底麻木。 "反正我也改变不了什么,那就不看不听不想了。"把所有新闻app删掉,屏蔽一切可能让人不快的信息,活在自己的小泡泡里。
这样确实能避免痛苦,但也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就像给自己打了麻药,不疼了,但也感觉不到任何东西了。
第二种是到处找架吵。 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找个小目标发泄。网上骂陌生人,家里吼家人,把心里的火气撒在最安全的地方。
这样虽然能暂时释放压力,但只是把痛苦传递给了别人。整个社会的戾气变得更重,每个人都成了加害者和受害者。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两个阶段。先是什么都不想看,后来又忍不住要参与每一场骂战。现在想想,其实都是在逃避,都没什么用。
最近我在想,有没有第三种可能?
想了很久,好像也没有。
当整个环境都病了的时候,个人能做什么呢?保持理智?在所有人都疯狂的时候,理智的人看起来更像异类。关注正面信息?那些温和理性的声音早就被愤怒的叫嚣淹没了。
我试过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但发现大家要么已经麻木了,要么还在愤怒中。真正想要冷静讨论问题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
我也试过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帮助身边的人,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但这些努力在巨大的社会问题面前,就像往大海里扔石子,连个水花都看不见。
所以现在我觉得,可能就是这样了。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我们也就是这样。愤怒的人继续愤怒,麻木的人继续麻木,敏感的人继续受伤,恶意的人继续伤害别人。
我们都是这个病态系统里的一部分,没人能独善其身,也没人能真正改变什么。
那些说要"保持清醒"、"理性抵抗"的话,听起来很美好,但在现实面前都是空话。清醒的人注定痛苦,因为他们看得太清楚。理性的人注定孤独,因为这个世界不需要理性。
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成为加害别人的人。不转发那些煽动情绪的内容,不参与那些无意义的争吵,不把自己的痛苦倾泻给无辜的人。
但这也改变不了什么。这个世界还是会继续烂下去,我们还是会继续在这种烂里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