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坚持之道

长久的坚持不应该是压抑和对抗,我想用我对老子思想的理解——适度和柔性,解释帮助我走下去的力量

长久坚持之道
Photo by Constant Loubier / Unsplash

在Iconpik上,我已经发布了50篇文章。回顾这一过程,我并未刻意设定目标,却惊讶于自己能坚持如此之久。成功的秘诀并非强迫自己迎难而上,而是找到一种与内心节奏和外界环境和谐共存的方式。过度抗拒现实或与外界激烈竞争,往往会耗尽精力和资源,导致事倍功半。受老子《道德经》的启发,我发现“无为”、“适度”和“柔性”的观点让我在写作中保持了持久的动力。

坚持不是对抗

在《道德经》中,坚持并不是通过顽强的意志力或强硬的行动来实现的,而是通过顺应自然规律、保持适度和灵活性来达成目标。他认为,真正的坚持在于与道和谐共存,通过不强求结果、顺应自然的行动方式——来实现长期目标。这种方法强调内在的平衡和外在的适应性,与现代社会中强调竞争的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德”,即通过遵循道而培养的内在品德。德行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础,也是实现持久努力的关键。通过适度行事、积累德行和保持柔性,我们可以在面对挑战时保持韧性,从而实现长久的坚持。

适度与德行

《道德经》第59章为长久坚持提供了深刻的指导。

“治人事天,莫若嗇(sè)。夫唯嗇,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chóng)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治理人事、侍奉天道,没有比适度更好的。唯有适度,才能早日顺应道;顺应道则能积累厚重的德行;积累厚重的德行,则无事不可成;无事不可成,则无人知其极限;无人知其极限,就可以拥有国家;拥有国家的根本,就可以长久。这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的道。

这一章强调了适度(“嗇”)的重要性。适度并不是吝啬,而是指在行动中保持克制,避免过度消耗精力或资源。通过适度,我们能够保存精力,维持长期的专注和动力。例如,一个过度劳累的人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果,但长期来看容易精疲力竭。而通过适度行事,我们可以在不耗尽自身的情况下持续努力。

此外,这一章还强调了德行的积累。通过遵循道,我们可以培养内在的德行,这种德行成为我们克服挑战的基础。正如老子所说,“重积德则无不克”,德行的积累使我们能够应对任何困难,从而实现持久的成功。这种方法表明,坚持不仅仅是外在的努力,更是内在修养的体现。

柔性与无为

《道德经》第43章进一步阐述了柔性和无为的智慧: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世上最柔软的事物,能驾驭最坚硬的事物;无形之物能进入无隙之地。因此我明白无为的好处。无言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少有人能及。

老子以水为喻,说明柔软的事物能够克服最坚硬的障碍。水看似柔弱,却能通过持续的流动和适应性侵蚀坚硬的岩石。这种柔性方法表明,坚持并不需要强硬的对抗,而是通过顺应环境、灵活应对来实现目标。例如,在面对困难时,强硬的对抗可能导致冲突和挫败,而柔性的适应则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自然路径。

无为是第43章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强求结果、顺应自然的行动方式。通过无为,我们可以在不执着于特定结果的情况下持续努力,从而避免因挫折而放弃。例如,一个执着于特定目标的人可能在遇到障碍时感到沮丧,而一个遵循无为原则的人则会接受变化,寻找新的可能性,从而保持长期的坚持。

在当下的应用

老子的哲学虽然源自古代,但其关于长久坚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以下是一些将老子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具体方法,以我写博客的经历为例:

工作中的适度

在现代职场或个人创作中,人们常常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精疲力竭。我在写作中通过适度来保持长期的生产力。例如,我会合理安排写作时间,定期休息,并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主题,而不是追逐热门话题。这种方法让我在创作50篇文章的过程中保持了动力,避免了过度消耗精力。

人际关系中的柔性

人际互动时,柔性是维持和谐与持久联系的关键。通过柔和而非对抗的态度,可以更好地回应对方的反馈。例如,当收到不同的意见时,我选择倾听并调整内容,而不是固执己见。这种柔性方法让我与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更良性发展。

目标追求中的不强求

在追求写作目标时,无为的原则帮助我保持韧性。写作中,我专注于创作的过程,而非执着于浏览量或评论数。例如,当灵感不足时,我会暂停写作,去寻找新的灵感来源,而不是强迫自己产出内容。这种顺应自然的节奏让我在50篇文章的创作中始终保持热情。

总结

领域 原则 应用 预期效果
写作 无为 顺应灵感写作,避免强迫自己按固定计划创作 减少压力,保持创作热情
选题 适度 专注于简单、真实的内容,避免追逐流行趋势 长期生产力,内容质量提升
挑战 柔性 灵活调整写作计划,适应灵感或时间的变化 克服障碍,持续创作
成长 积德 通过真诚创作和反思,培养内在的写作信念 内在力量增强,持久成功

Read more

Imagination, Life Is Your Creation

Imagination, Life Is Your Creation

你有多久没有真正疯狂过了? 不是那种计划好的、安全的、社会认可的小冒险,而是那种让你心跳加速、让你忘记时间、让你感觉自己真正活着的疯狂。 我们把自己困在了一个精心构建的笼子里。每天早上七点的闹钟,固定的通勤路线,办公室里的fluorescent灯光,晚上回家刷手机到深夜。我们称之为"生活",但其实这只是存在。 真正的生活需要想象力的参与。需要你突然决定学一门新语言,仅仅因为你喜欢它的声音。需要你在雨夜里走出门,不带伞,就为了感受雨滴打在皮肤上的感觉。需要你给陌生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觉得他们的笑容很美。 我们被教育要"现实一点",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而大部分时候我们选择了最安全、最无聊的那一个。现实是我们拥有创造的能力,却选择了复制。 想象一下,如果你把今天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你会做什么?如果你知道明天醒来会失去所有记忆,今晚你想创造什么样的回忆?如果你可以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你会写什么? 不要告诉我你没有时间。时间不是用来拥有的,时间是用来燃烧的。不要告诉我你没有钱。创造力不需要资本,它只需要勇气。不要告诉我别人会怎么想。别人的想法不是你的监

By 王圆圆